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1-05-23 16:31:24 xamaiyun 347

摘要: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共识,有近九成中小企业在进行积极地探索,但只有3%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这两个悬殊的数字促使我们深一步思考,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对中小企业现状及困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希望对数字化转型中的中小企业有所帮助。

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大力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如发布专项政策,支持重点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高质量发展等。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比如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0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上云、用数、赋智”激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数字化转型可有效地提升企业各项指标。据《经济日报》介绍,在不考虑疫情影响情况下,制造企业可通过数字化转型使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但由于在基础、资金、人才等方面较为薄弱,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任重道远。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0)》,8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仅有3%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这两个悬殊数字凸显了当前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期望与困境。

两化融合

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点

1、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困难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融资难等特点,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面临着更大压力。

规模小,风险大;创新弱,经费少;融资难,技改窘

2、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易

中小企业生存难,进行数字化转型也更为不易。

很多调研表明,当前广大中小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但普遍面临人才不足、基础薄弱、经费短缺等难题。中小企业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进退两难的困境。

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经费不足;

三、重点在于数字化升级而非转型

日前,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但对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做好这门“必修课”,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深刻理解数字化本质,采取合适的数字化转型方法和路径,构建较为完整的数字化转型体系,才能有效地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1、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百度百科定义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Digitization)、数字化升级(Digitalization)基础上,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

2、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首先,数字化转型重点在数字化升级,而不是直奔转型。对绝大部分制造企业而言,商业模式是很难转变的,不要过多奢望通过数字化就能实现商业模式乃至行业形态的转型。质变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这也是非常有名的质量互变规律,对数字化转型同样适用。企业只有踏踏实实应用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才能实现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而不是直奔商业模式的转型。数字化升级是必经阶段,但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并不是每家企业的追求。

其次,数字化转型的目的不是为了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而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数字化转型就是制造企业在当前老龄化严重、产能过剩、全球化竞争激烈、增长乏力(简称“四难”)的大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应对市场竞争为导向,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简称“四化”)在企业组织、管理、文化、业务、产品等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深度应用,构建高效高质快速响应市场的制造与服务模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起点是数字化升级,重点也是数字化升级,不是所有企业都要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应对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远远不仅局限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具体使能技术简单的应用,需要从认知、战略、战术、商业模式以及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等五个维度,构建五位一体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体系。

1、深刻认知,系统规划;

首先,企业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战术应用层面,更是战略层面的变革,需要企业高管,特别是企业家的亲自参与,是“一把手工程”。只有“一把手”才能定夺企业的转型战略,也只有“一把手”才能最有效地推进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组织、文化、管理等。

其次,企业一定要让全体员工深刻理解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新技术背景下,应对产能过剩、老龄化严重、竞争激烈等压力的有效举措,数字化转型既是企业发展问题,更是企业生存问题。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老板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信息化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员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路上,没有旁观者,只有掉队者。只有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共促数字化转型,企业才能抓住机遇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最后,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数字化思维进行数字化转型总体设计,包括商业模式、经营战略、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企业文化、技术手段、实现路径等,然后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2、脚踏实地,夯实基础;

近些年来,一方面,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宏观大战略风起云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具体新技术层出不穷,一时间,搞得企业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强教授有个著名的“智能制造三不要理论”,即1)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2)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3)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时搞智能化。刘强教授强调在推进智能化前,更要做好工艺、管理与数字化等基础工作,而不是直奔智能化。

在推进工业4.0的进程中,我们也经常听到“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说法,就是强调要补自动化、精益化以及工艺与管理等基础方面的不足,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作为中小企业,很多环节都不完善,再加上财力、人力、技术有限,更应该以实际需求为牵引,积极拓展市场,踏实搞好工艺、完善企业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并做好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从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做起,以经济效益为驱动,以务实落地为原则。

3、数字升级,提质增效;

中小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提升人员与流程的质量和效率,在性价比可行的情况下,能应用数字化技术的环节就尝试数字化,包括研发手段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化、营销方式数字化、售后服务数字化、物理产品数字化等等。

4、面向转型,重构生态;

中小企业在经营战略上要改变以前那种以生产为中心的大规模生产、粗放型的多元化策略、自足自给的“全包式”生产模式以及“酒香不怕巷子深”区域性思维,逐渐向生产定制化(消费端就是个性化)、业务聚焦化、社会协作化、市场全球化(简称“新四化”)方向发展。

除了在内部基于适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逐渐建成以市场为中心的生产与组织模式以外,中小企业还可借助政府一些政策红利,比如按照“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通过上云上平台等方式参与到社会化的合作和生态建设,更好地展现自己、更多地获取订单、更高效地生产和服务,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

5、虚实融合,文化为魂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动化,还要关注看得见摸不着的信息化,更要关注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业文明(简称“三见三不见”)。工业文明包括人才培养、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等方面。这些都不是通过花钱就能购买到的,需要企业长期的积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五、总结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规模、资金、人才等方面制约,自身生存与发展都相当不容易,但正是由于基础薄弱,稍微的数字化应用就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变化,并存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企业一定要抓住本轮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努力学习数字化转型方面知识,基于自身企业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需求为驱动,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巧乘政策东风,积极有效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